首页 > 中国要闻
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全文)
2012-04-30 14:29

  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发表题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深化中俄战略合作》的演讲,全文如下:

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深化中俄战略合作

——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2012年4月28日,莫斯科)

尊敬的萨多夫尼奇校长,
尊敬的梅利尼科夫第一副主席,
老师们、同学们:

  很高兴又一次来到莫斯科大学,在这庄严肃穆的礼堂与老师、同学们见面。20多年前我曾访问过莫斯科大学,此时此刻有故地重来之感。那次访问中,我和贵校的负责人、师生专门讨论了中俄互派留学生的问题。20多年过去了,事遂人愿,莫斯科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留学生,目前就有1500名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在此,我谨向莫大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对中国学子给予的帮助!

  大学是人才的熔炉、思想的宝库、科学的殿堂。莫斯科大学“祖国、科学、荣誉”的校训,给人深刻印象和丰富遐想。站在这里,我也不禁想起莫大创始人、俄罗斯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他发明了彩色玻璃烧制技术,并作诗赞美中国精美的瓷器及其烧制工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与文学、俄罗斯艺术与中国工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莫斯科大学以厚重精深的底蕴,孕育了许多栋梁巨匠,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也为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前天我到莫斯科,参加的第一场活动就是会见中俄友好代表人士,其中就有两位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当时我说,你们身后有成千上万、成万上亿中俄友好参与、支持、推动者汇成的大军。今天,我在这里看到如此之多热衷于中俄友好的人士,更加感受到中俄友好的根基在人民之中、在青年学生之中。

  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两国人民、两国青年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都肩负责任,需要我们用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深入认识国际关系中的中俄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这其中,有两个趋势日益明显。

  一是,全球化与多极化并行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信息网络无处不在,人类从来未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世界更加扁平化,成为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同时,世界多极化越来越清晰,各种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又相互平衡,发达国家转型与新兴经济体崛起同步进行,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可能自己左右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相伴而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这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性,反映了人类进步的趋势。另一方面,正像一束阳光有着七种色彩,世界又是异彩纷呈的,文明具有多样性,多元文化能够并存,各国可以从自己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

  人们从上述趋势中认识到,这是一个开放、多元、共生的世界,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既应相互借鉴又应彼此包容。这个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合作,使人们在共同发展中追求幸福生活。这个世界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在保障各国自身应有权利的同时,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顺应世界大势,发展中俄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老师们、同学们!

  我此次访俄,不论是在飞机上俯瞰俄罗斯大地,还是与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民接触,都深深感受到俄罗斯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大力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战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俄罗斯是世界重要一极,俄罗斯的发展、繁荣、振兴符合中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衷心祝愿俄罗斯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正在努力加以解决。面向未来,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

  目前中俄关系处于最好的时期。双方相互把对方的发展视为自己发展的机遇。两国人民的友谊就象俄罗斯谚语所形容的一样,是“胳膊肘般的感情”。回顾和展望两国关系,可以说过去基础深厚、现在机遇难得、未来潜力巨大。

  中俄关系发展的深厚基础源于历史的传承和人民的意愿。双方交往源远流长。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两国人民在二战时期并肩战斗,抗击法西斯侵略。再过几天就是5月9日,贵国将举行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活动。今天下午,我将参观俯首山卫国战争纪念馆,并看望俄罗斯二战老战士,其中很多人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同中国军民一起抗日,为最终赢得胜利作出了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给予的宝贵支持。

  中俄关系发展的难得机遇来自于两国的现实需要和比较优势。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去年又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大国关系特别是新兴大国关系树立了典范。中国和俄罗斯同为主要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都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两国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十分明显的互补优势,必将为两国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俄关系发展的广阔空间来自于相互开放的大格局。俄罗斯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正在加快实施包括远东地区在内的地区开发战略。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把沿边开放、向西开放作为新一轮开放的重点,把对俄罗斯的开放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方向。中俄同处亚太地区,也都是亚欧大陆国家;两国地缘相近,互为最大的邻国,都愿意看到对方的发展、繁荣和强大,双方合作大有可为。两国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开放合作,必将对周边地区和亚欧国家产生联动效应,为两国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知道,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势布局。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势。这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

  我们之间的合作是战略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中俄互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战略伙伴,应坚持从长远和全局上看待彼此,用务实合作、大项目合作来充实战略协作关系。双方还需顺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趋势,谋求合作的新突破。不仅扩大合作规模,更应提升合作质量,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合作,以提升两国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与创新的合作需要智慧,智慧更多地是来自大学、学者、学子,来自在座的各位。

  我们的合作是人文相融、情感相通的合作。两天前,我见到一位从事中俄友好50多年的俄中友协女士。她告诉我,一辈子都在做有利于俄中友好的事。我认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希望她把俄中人民友谊传递下去。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宣布,邀请300名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今年暑期到中国去研修、游学,并为此提供所有条件。我们在中国等待你们!

  我们的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携手担当的合作。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加强国际事务的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是中俄双方一致的看法。相信年轻的一代必将传承我们的友谊和传统。

  老师们、同学们!

  前天我见到的两位莫斯科大学教授,其中一位的外祖父是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者。50多年前,双方专家和建设者密切合作,把天堑变成了通途。这位教授告诉我,她正在继承外祖父的事业,致力于建设“汉语桥”。这不是物质不灭定律所界定的肉眼可以看得见的实物形态之桥,而是能够搭载更多人、能够联通中俄人民心灵的精神世界之桥,是一座新的更为宏大的桥。这次访问中,我感受到许许多多中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身心打造中俄友谊之桥。青年代表未来、掌握未来、开拓未来。正因为如此,我坚信,中俄友谊的大道必定越来越宽广,中俄友谊的前程必定越来越美好!

  最后,祝各位教有所成、学有所长!祝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