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使馆新闻
周鼎大使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发表署名文章
2025-09-04 15:15

2025年9月1日,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周鼎在津《先驱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津友谊历久弥坚》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中津友谊历久弥坚

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 周鼎

姆南加古瓦总统即将赴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正值中津建交45周年,这一双重背景使其此访更具深远意义——它不仅联结起两国对共同历史的缅怀,也彰显出新时代中津伙伴关系的蓬勃生机。

姆南加古瓦总统此次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是两国深情厚谊的真切体现。这份情谊,源于两国共同抗击侵略与压迫的历史淬炼。要理解其厚重,需回溯80年前的关键时刻:1945年9月,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中国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赢得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中国战场牢牢牵制了三分之二的日本法西斯军力,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组织反攻争取了战略时间。这份超越国界的牺牲与贡献,已深深镌刻于人类追求和平与正义的史册中。

历史的回响跨越山海,即便远隔重洋,中国与津巴布韦仍能共鸣共情。当中国人民顽强抗击外敌、守护家国之际,津巴布韦人民也正为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而英勇斗争。两国在捍卫尊严与主权的斗争中志同道合,奠定了深厚牢固的同志情谊。至今,许多曾在中国支持下赴坦桑尼亚纳辛韦亚营地接受训练的津巴布韦自由战士,仍能哼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这正是那段同志情谊最生动的见证。

毛泽东主席曾对非洲朋友表示,我们是兄弟朋友,受苦受难的人,应该互相帮助。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在津巴布韦争取独立和发展的进程中,提供了坚定的政治支持、军事训练与物资援助;而津巴布韦也始终在国际舞台上与中国并肩而立、相互支持。这段在患难中铸就的友谊,也在两国的文明象征——中国长城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交相辉映。它们虽远隔万里,却共同诠释着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曾于60多年前在中国接受军事训练的姆南加古瓦总统,此次出席中国“9·3”胜利日纪念活动,不仅是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贡献的致敬,更是唤醒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中津并肩,共抗侵略”。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到来使中非传统友谊的核心——“历史互鉴”在当下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新时代生动鲜活的外交象征。这是一份精神的传承:正如昔日非洲国家对中国革命给予道义支持,今天的津巴布韦正延续这份命运与共的情谊。我们都曾抗击压迫,因而深知独立之可贵;我们都曾以鲜血捍卫尊严,因而懂得和平之崇高。

中津友谊早已超越历史,不再限于斗争时期的彼此声援,更演进为“以史为鉴、共谋发展”的典范——这也正是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始终秉持的理念:以发展巩固和平之基。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我们将“患难与共”的情谊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实际成果。中津两国正持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合作、能源与数字转型、教育与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携手迈向更加繁荣强大的未来。

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挑战迭出,中津之间坚如磐石的兄弟情谊更显珍贵。面对单边主义抬头和历史修正主义扰乱视听,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恰如“定盘星”,指引着正确的前进方向。中津两国坚决反对任何美化侵略、否认历史暴行的卑劣行径,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团结一致、同声相应,携手推进多边主义,共同维护以“主权平等、公平正义”为根基的国际秩序。

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中津建交4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长城与大津巴布韦遗址仿佛都在无声诉说一个永恒真理:唯有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守护和平;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同行,才能开创光明未来。

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也与津巴布韦的发展愿景相契合。它已成为连结两国人民的心灵纽带,推动我们共同建设中津命运共同体。

让我们以历史记忆为笔、以相互信任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共同绘就中津友谊的新篇章。愿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两国人民的幸福之路,愿我们的合作不断为人类发展的伟大事业增添光辉!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