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使信息 > 大使活动
驻津巴布韦使馆与津民盟党校联合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研讨会
2020-10-28 20:18

        2020年10月22日,驻津巴布韦使馆与津巴布韦执政党津民盟契特波党校联合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研讨会,津民盟政治局委员、外事书记蒙本盖圭,政治局委员、行政事务书记姆波夫,政治局委员、契特波党校校长马查查,郭少春大使,赵宝钢公参,王薇参赞等参会。

 

  郭少春大使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2014年以多种语言发行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包含很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郭大使结合津方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面与津参会人员展开深入研讨。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新中国成立71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安全幸福地生活就是最大人权。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严厉打击腐败、整治“四风”,全面开展纪律检查,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对腐败零容忍,“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更加巩固。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共产党民众满意度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中国政府民众满意度达到93%,一切对中国共产党的诋毁抹黑在事实和数据面前都不攻自破。

  四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与世界各国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已有包括44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在内的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充分体现了非洲兄弟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有力回击了各类不实言论。中国愿以中津建交40周年为新起点,继续与津方加强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互利共赢合作。

  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对非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理念,在对非合作中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对援助附加政治条件、不强人所难,尊重非洲国家意愿,契合非洲国家需求。中非合作给非洲普通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世界各国对非合作中脱颖而出,广受各方好评。

  郭少春大使表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治理模式,各国都有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对那些热衷于兜售甚至强迫别国接受自己价值观的政客,发展中国家应保持高度警惕,看清问题本质。中国共产党和津民盟有着相近的历史经历和信念追求,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双方应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强本固基,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津民盟党校成员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卓越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洞察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书中的治国理念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值得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思考借鉴,精彩的论述助于开阔视野、升华思想、启迪智慧。在疫情冲击下,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错误思潮涌动,在世界多地引起治理危机,全球治理改革也面临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大国领导人的气魄和担当为我们厘清了未来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大势,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津中两党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津方愿继续学习中方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早日实现2030年发展愿景。

  在互动环节,双方就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制、党内监管和选人用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记者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